“首都农经理论界纪念农村改革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为纪念农村改革4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梳理和总结4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宝贵经验,12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六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首都农经理论界纪念农村改革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严瑞珍,中国农经学会会长、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朱信凯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和教育。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农业经济系,成为最早成立“三农”问题研究学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全国最早获批农业经济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该学院也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唯一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科研领域的学院。六十余年来,农发学院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目标和宗旨,以教学科研为支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前几天,党中央对“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进行了公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名誉院长杜润生等5位人大人入选。2008年,“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也授予了杜老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以表彰他们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论贡献。作为主要贡献人之一的周诚、张广友以及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杨勋、陈锡文、白南生等均系人民大学教师或校友。

当前,人民大学启动了“大类招生”的改革措施,强化各学科的融合发展,对于充分发挥人民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有积极意义。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选择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信息与科学等所在的“理工类”在一起招生,这是一个非常大胆、有魄力的尝试。我相信,这些农经学科的本科生通过前两年扎实的理工课程训练,再加上后两年经济和人文学科的培养与熏陶,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定会有一个大幅的跃升。

“我期待,各位专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多理论和学术创新,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真知灼见,为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更多“知农、懂农、爱农”的优秀人才。”朱信凯说。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南京农业大学钟甫宁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董事陈剑波、农业农村部原经管司司长张红宇、北京大学新农村研究院院长黄季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林万龙、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王济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先后做了专题报告。

记者了解到,本次研讨会还设置了四个平行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各方面总结我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就相关学术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为今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文 张丽 摄 吕特,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