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兵课题组在Labour Economics上发表论文
时间:2025-09-05 02:54 来源:CCAP
近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王晓兵教授与合作者在欧洲劳动经济学家协会旗舰期刊Labour Economics上发表文章,系统评估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搬迁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论文题为“Women as breadwinners: A multifaceted relocation program and women’s labour market outcomes”,第一作者为现代农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丁雅文,合作者还包括辽宁大学仇焕广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lan de Brauw博士。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在帮助脱贫人口摆脱贫困陷阱与实现发展赋能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该项目对搬迁户增收和生计转型的影响,较少关注搬迁后不同性别群体的就业异质性。本研究基于八省十六县搬迁户的追踪面板数据,构建了2011至2021年间长达十一年的个体非农就业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易地扶贫搬迁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因果影响。
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显著提高了女性非农就业参与率、年工作月数与年收入;但对已从事非农工作的女性,搬迁在工作时长和收入上的影响有限,这表明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广延边际”。与男性相比,搬迁对女性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这意味着搬迁这一性别中性的减贫政策在实践中为女性经济赋权提供了更多机会。异质性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已婚、有子女的女性群体受益尤为显著。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搬迁带来的居住条件改善与社会网络重构,显著影响了女性的时间分配,拓宽了其非农就业渠道,尤其提升了女性从事零工就业的概率。
理解搬迁后不同性别群体的就业异质性,对于促进搬迁户实现高质量就业、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为中国大型减贫项目的性别差异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同时也为全球减贫实践贡献了中国案例与模式参考。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专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及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C类)的资助。
论文引用:
Yawen Ding, Xiaobing Wang, Alan de Brauw, Huanguang Qiu. 2025. Women as breadwinners: A multifaceted relocation program and women’s labour market outcomes. Labour Economics, 102784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labeco.2025.10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