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宇:现代农业的第三条道路——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11月23日,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揭幕仪式暨北京大学首届乡村振兴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农业农村部经营体制与经济管理司原司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理事张红宇,围绕“现代农业的第三条道路”作论坛主旨报告。报告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挑战、发展道路选择与发展方向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论述。

    中国的改革开放肇始于农村,张红宇会长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总量不足到阶段性过剩的重大转折,而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以及政策投入则是我国农业发展奇迹的重要支撑。

    然而,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从国内与国际两个视角,他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国内挑战主要表现在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偏低;当前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在国际挑战方面,他通过详实的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论证了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高、贸易逆差巨大的严峻形势,中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仍居弱势。

    张红宇会长强调,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我国农业不能照搬美国、日本的农业发展模式,必须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他认为这”第三条道路“即多元化发展道路,具体包括资源禀赋的多元化、产业形态的多元化、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贸易格局的多元化以及政策组合的多元化。解决中国的农业发展问题,必须立足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必须立足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

    最后,张红宇会长提出走多元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三个基本方向。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保障口粮、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二是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动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三是持续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分工与合作。

    在全球农业一体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要着眼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坚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第三条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专家简介】

 

  张红宇  农业农村部经营体制与经济管理司原司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理事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理事,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原司长。多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起草,是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多次主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内政府部门组织的课题研究。出版多部个人专著。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文/王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