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农民日报】张林秀 不能简单把营养改善计划视为免费午餐

张林秀 现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中方主任。

  主持人:本报记者 施维

  嘉宾: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林秀

  由于贫穷、知识匮乏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普遍存在营养缺乏、生长迟缓率等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改善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我国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开展以来,在许多地区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补助被克扣、运营成本过高、甚至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进一步改善他们的营养补给等问题,也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本期对话,我们请来了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林秀,由她参与和带领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曾就这一问题进行长期跟踪调研,相信她的研究和思考会给我们有益的启发。

  主持人:据了解,REAP团队曾经就农村学子营养缺乏问题做过调查,并且调查结果曾经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吗?

  张林秀:是的,我们研究团队从2008年开始就在关注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问题。研究发现困扰贫困农村学生最严重的营养问题是微量元素不足,其中缺铁性贫血是普遍的健康问题。根据REAP团队对西部地区7个省(自治区)4万多名小学生的贫血检测结果,有将近1/3的学生贫血。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如果学生贫血,他(她)们的学习成绩也会不如正常健康的学生好。为了寻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消除贫血,到目前为止,我们开展了十多个关于改善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的项目,尝试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干预方案有给现金补贴的,有给学生分配营养品等食物的,有采用激励机制给校长采取补贴的,也有给学生直接提供多元微量元素片的,还有给校长、家长和学生开展平衡膳食和贫血知识培训和宣传等等措施,最后我们发现,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是给每个孩子一天一片多种维生素片。这样,不仅学生的贫血率显著降低,更为重要的研究发现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了。

  自2008年以来,我们根据研究成果给中央递交了两份相关的政策简报,均得到政府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和政策建议对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也应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您如何评价中央出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和价值?

  张林秀:我认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从改善贫困农村学生现有的营养状况,还是从长远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消除贫困、甚至为我们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合格劳动力储备等多方面看,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由于经济条件差,贫困农村地区学生在学习上不仅受到师资水平低、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学习环境比城市学校差等的影响,营养不良也是制约贫困农村地区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上述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

  在我们高度关注巨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是:其实城乡之间最大的差距是城乡教育的差距。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人走出贫困,迈向富裕少了不少选择。另外,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这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是我们有足够的合格的劳动力储备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以后的需求。而未来新增劳动力最重要来源是农村劳动力,如果我们能有效提高未来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力资本,这就给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最后,如果城乡差距缩小了,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有和谐的环境,这又能更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当前各地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

  张林秀:我们一直在关注各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的一些现象。很多问题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由于没有来得及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和监督体系造成的,这些会是预料之中的问题。但是,更多的问题是计划提供的条件和当地经济和环境条件不匹配而造成的。营养改善计划每天给孩子补3元,如何确保财政补贴能真正“补”到孩子身上,以及如何使用好3元钱使其产生更大作用是问题的关键。

  在确保补贴能真正“补”到学生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量的农村小学(包括教学点)没有学生食堂,不具备实施一些干预措施(如营养午餐等干预)的基础设施条件,而建设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直接将补贴发给学校在质量控制和管理都存在一定的监督困难。由县有关部门统一实施和管理难以适应不同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学生营养缺乏的实际情况。

  在如何使有限补贴在实施中产生更大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需要了解贫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为贫困农村学生改善什么?贫困农村地区学生最缺什么和最需补什么?

  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研究显示,贫困农村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已经较少,但膳食结构单一现象非常严重。膳食中以米饭,面条和馒头等主食为主,贫困学生能吃上肉、蛋,豆制品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机会非常少。这样的膳食结构导致食物中提供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营养素摄入严重缺乏,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贫困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这应该是我们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项目的出发点。

  现在很多地方要求通过免费午餐的方式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即使学校有食堂,在现有的农产品价格条件下,每天3元钱的补贴标准只能提供一顿免费午餐,而不是营养午餐,因此难以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状况。同时免费营养午餐项目的实施客观上可能挤出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前家庭在提供学生午餐上的支出。因此我们切实把握营养改善计划的核心是营养改善,需要切实注意一些地区将营养改善计划简单等同于免费午餐的现象,把营养改善计划简单理解为免费午餐。

  主持人:如何更好地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证其能真正惠及农村贫困学子,您有哪些建议?

  张林秀:根据我们在贫困地区开展学生营养改善的经验,我们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好当地学生膳食营养和健康的摸底工作。根据本县农村学生膳食结构特点、营养素缺乏和健康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在营养专家指导下确定本县的学生营养改善干预方式。

  其次,根据当地特色制定质量上可保证,数量上可量化,操作上可实施,管理上易监督的供餐方案。每天一片多维元素片、一个鸡蛋、一个鸡腿(鸡翅)、一袋牛奶(豆奶)、一个苹果(香蕉等)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共3元钱)都能很好满足上述四个要求。

  第三,学校建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平台,实时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建议、举报和监督。

  最后而且最重要的是无论采用何种营养干预方式,建议每天额外给学生多提供一片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多维元素片。使用每天3元钱的补贴标准通过均衡膳食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研究表明,每天一片多维元素片(仅需0.3元)可有效解决学生缺乏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导致的营养不良疾病,并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

项目背景介绍: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联合发起,并充分利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机构的人才资源,通过和政府决策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解决我国教育领域、特别是农村教育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

来源:http://www.farmer.com.cn/xwpd/zjdp/201206/t20120603_721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