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中国纪检监察报专访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运用智能科技设备实现农业精准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助力粮食稳产增产。图为近日,在南谯区施集镇,工作人员对智能农业监测设备进行调试检修。

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在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如何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教授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有哪些主要内涵?

  黄季焜:“大食物观”是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地保障粮食和总体食物安全而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大食物观”内容丰富,树立“大食物观”包括但不限于树立如下的“五大食物观”。一是要树立基于食物消费趋向多样化的大食物安全观。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基础上,加快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和其他新食物等高值农业的发展,满足国民丰富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二是要树立基于整个国土资源的大资源利用观,农业发展要从过去重点关注农区耕地资源利用向全面关注国土资源利用的方向转变,从多途径开发各种食物来保障粮食和其他主要食物的需求。三是要树立基于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大绿色发展观。通过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水土等具有农业生产力的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是要树立基于安全、营养、健康和环保的大食物消费观。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食物系统转型的最终目的是要保障每个公民的健康和幸福。五是要树立基于全球资源与市场的大食物市场观。要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助力中国粮食安全、农业永续发展和食物系统转型。

  践行“大食物观”,需要发展“大农业观”。“大农业观”就是要在“大食物观”理念下全面发展五大食物生产系统的观念。一是农区食物生产系统,它包括农区以大田耕地为基础的农业和设施农业。以耕地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系统为过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总体食物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农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则促进了农区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民增收和食物消费结构改善。二是草地食物生产系统,草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农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能为国民提供大量的牛羊肉奶等食物,在减少饲料粮需求、保障饲料粮安全和改善食物消费结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林地食物生产系统,林地提供的食物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和菌类食物以及许多药用类产品,能为国民提供绿色生态特色的高营养的食物,并助力满足消费者丰富多样的食物需求。四是江河湖海食物生产系统,树立“大食物观”需要统筹陆海食物资源,江河湖海的水产品不但饲料转化率高、助力粮食安全,而且营养丰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五是微生物与人造食物生产系统,通过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利用微生物生产食用菌、生物化肥和益生菌等产品,将在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和食物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记者: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头等大事。从我国国情来看,为什么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大农业”?

  黄季焜:基于我国人多地少水缺、食物消费与消费观转变、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与饮食文化多样化传统等国情,以及我国是开放与担当的大国等方面考虑,我们必须树立“大食物观”、发展“大农业”,从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国民提供更充足、营养、健康的食物,并确保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在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下,过去我们依赖高投入、高强度利用农区耕地水土资源的农业生产增长已经不可持续,许多农业主产区的地下水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各地的土壤肥力退化也相当普遍,农业面源污染更成了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农业生态环境胁迫也日益严峻。如果继续过度依靠农区耕地的食物生产系统来保障粮食安全和改善食物消费结构,未来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因此,需要树立“大食物观”和发展“大农业”来更好地保障国家长期的粮食和总体食物的安全。

  其次,在过去数十年,我国食物消费水平和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食物消费观已进入转型的新时代。我国在消除饥饿后,食物消费系统也已进入了如何能吃得更好、吃得更营养与健康的发展阶段。在1978年至199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加到4.46亿吨(增长46%),同期人均粮食产量也从317公斤提高到390公斤;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生产也得到较快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粮票、肉票、布票、油票等各种票证逐步进入了历史博物馆。人均粮食产量于1996年首次超过400公斤(412公斤),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当人均粮食产量在2012年超过450公斤后,随着收入增长,人们对多元化的食物需求与日俱增;2022年的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6公斤,在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基础上,蔬菜、水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高值农业得到快速增长,食物消费模式更加多样化。在消除饥饿问题后,食物消费已经进入了如何能吃得更营养更健康甚至更环保的新的发展阶段。在食物消费转型过程中,大米和小麦等口粮消费逐渐下降,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食物消费稳定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物的营养和健康;近年来,人们也开始关注更环保的食物消费方式。要适应食物消费系统的转型,必须树立“大食物观”和发展“大农业”。

  第三,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为树立“大食物观”和发展“大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中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也是幅员辽阔、食物消费多样化的大国。中国不但拥有19.2亿亩的耕地,还拥有具备食物生产能力的39.7亿亩的草地、42.6亿亩的林地、5.4亿亩的湖泊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同时,中国各地有多样性的饮食文化与传统,山珍海味等突破耕地农业的许多食物更能满足国民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健康的需求。要从过去只关注农区耕地的常规农业向基于整个国土资源发展的大农业转型,多途径开发食物生产资源。农区耕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牧区宜草则草、草畜平衡,林区宜林则林、林经结合,陆地水面宜渔则渔、宜捕则捕,海洋渔业宜养则养、宜捕则捞,均可实现生态安全、永续发展。因此,树立“大食物观”和发展“大农业”能全方位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第四,中国是开放大国,树立基于全球资源与市场的大食物市场观有助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永续发展。随着国力增强,我国对国际贸易风险治理的能力不断提升,国际贸易能为我国保障食物安全和永续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同时,中国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和食物供给基本安全与可控,对全球食物安全保障和促进地球健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坚决促进国和积极践行国,中国能够在为国民提供更充足、营养、健康食物的同时,促进食物系统的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记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搭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请您谈谈,如何从政策层面来保证大食物观落实?

  黄季焜:食物系统转型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发展议题之一,旨在追求为人类提供更充足、营养、健康的食物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重目标。在人均耕地较多或是人口较少的国家,实现食物系统转型的双重目标相对容易;在中国这样人均耕地少的人口大国,仅依靠农区耕地的农业实现食物系统转型的双重目标,极其艰巨。中国是幅员辽阔、食物消费多样化和负责任的大国,通过树立与践行“大食物观”,有条件也有能力实现食物系统转型的双重目标。

  我国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经验表明,在适应食物消费变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能够顺利地从一个阶段向下一阶段转型,必须在完善已有制度、技术、市场和投资的基础上,出台与下一阶段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技术、市场和投资政策体系,这也是过去我国实现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和成功转型的关键之一。在现阶段,理清“大食物观”的关键问题,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尤为重要。

  因此,从树立到践行“大食物观”和发展“大农业”,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但目前我国以农区耕地为主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还难以充分践行“大食物观”发展理念。践行“大食物观”和发展“大农业”,必须分别建立与农区、草地、林地、江河湖海和微生物及人造食物等各食物生产系统相适应的制度创新、技术支撑、市场环境和投资创新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同时,食物生产系统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向基于“大食物观”的食物生产系统转型,必须有序稳妥地推进,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路线图和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