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CCAP 30周年回忆录系列 | 钟甫宁:我见证的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5/09/05 来源: CCAP
作者:钟甫宁 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成立于1995年,在我回国工作数年之后。由于密切的学缘关系,加上研究领域、理念和方式方法相近,我和中心的创始人黄季焜、张林秀以及后加入者特别是早期加入者都是好朋友和合作者,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也一直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无论中心设立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都一样。
在过去30年时间里,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不仅是国内农经界学术研究和资政研究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在国际农经界也具有重大影响,被看作中国农经研究的标杆。黄季焜、张林秀先后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国际农经学会和美国农经学会会士,代表中心已经走出中国,可以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演绎中国故事和介绍中国经验。
正如中心的名称所示,其使命是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真正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或资政报告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必须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且科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实际数据做支撑。中心一直坚持学术研究先行,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而且培养锻炼出一大批尖端人才。就农经领域而言,中心不仅率先在Science、Nature和PNAS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保持发表数量遥遥领先;中心成员不仅最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而且自己培养出最大的杰青优青团队、最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体”。
真正有价值的资政报告(包括各种类型智库研究)都应当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世界中具有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而不是揣摩领导意图和需要或演绎现有政策,更不是政府工作外包、代替政府部门及其研究机构完成其日常工作。这类研究的目的是客观评估现有政策措施、提出改进和完善途径,或者提出未来可以或需要制订实施的适当政策。因此,这样的研究成果和报告不一定完全支持现有政策措施,进行这样的研究不仅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科学精神,也需要对现实世界的深入了解并且获得充分的数据支撑。
与农业院校不同,中心自身没有多少学生;但是,就是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条件下,中心不仅长期坚持大规模田野调查,而且依据高质量的调查获得了丰硕的学术和资政研究成果。中心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在于始终贯彻精诚合作的理念。许多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有类似的体验:与中心合作从事田野调查,不仅可以分享调查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调查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可以得到很好培训,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我们南农经管学院的部分师生就从中获益匪浅。
任何一个优秀团队都需要一个杰出领导者,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这样一个先后归属三个单位而保持初心不变的机构更是如此。中心创始人黄季焜30年如一日勃勃雄心不变、每天工作16-17小时不变,始终紧跟本领域学术研究前沿、始终瞄准本领域社会重大需求,不仅保持自身学术研究的高水平,而且为中心团队争取到充足的研究经费,保证年轻研究人员的快速成长,为整个农经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夫子曰三十而立,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确实做到了。祝愿中心再接再厉,在下一个三十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